今年是中国第一颗爆炸成功60 周年,也是“两弹一星”精神提出25 周年。1964年10月16日15 时,壮丽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升腾而起,“东方巨响”震彻世界。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第一颗的诞生地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银滩草原,老一辈科技工作人员就是在这里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和第一颗氢弹。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精准把握时代发展的进程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需要,果断作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
1956年11月16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十一次会议通过决议,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机械工业部(1958年2月改称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主管原子能事业和核武器研制,任部长。
1957年10月15日,中苏签订《国防新技术协定》,其中规定:苏联向中国提供生产的全部技术资料,帮助中国设计和建设研究结构的设计院(代号“221”)、生产和装配的工厂(代号“342”,未建)。这是“221”代号第一次出现在国家最高中。
1958年1月8日,三机部决定设立第九局,主管核武器研制、生产和基本的建设,任命李觉(原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担任局长,吴际霖、郭英会担任副局长,核武器科研工作正式展开。九局成立月余,便拟订了《九局1958年工作纲要第一季度工作规划》,提出1958年主要工作是选厂址。之后,组建选厂委员会,吴际霖为负责人,成员11人,包括5位苏联专家。
在荒漠中建立核工业基地,是世界核大国共同的做法。吴际霖根据美国“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制定的“外人难以进入,要确保与外界隔绝,但是内部通信必须自由”的核武器研制基地选址原则,带领人马奔赴西部开展选址工作。他们从当时中国最大比例的中找到3个可选择的地点:山西的雁北、甘肃的张掖和四川的绵阳。
1958年5月,选址专家组对张掖进行实地勘探后回到兰州,在甘肃省委、省政府宴请专家组成员的席间,专家组提到张掖不太符合选址要求,在场的青海省委高峰说:“要不到我们青海去?我们青海有一个地方,地区很开阔,叫金银滩,有多少工厂都能放得下。”选址专家组随即决定赴青海勘查。
青海湖畔的金银滩,因草原上盛开的金露梅花和银露梅花而得名。它是一片地势开阔、水草肥美的天然牧场,每到盛夏季节,辽阔的草原就被野花点缀得如锦似霞。“西部歌王”王洛宾脍炙人口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唱的便是这儿。
专家组到达金银滩后,发现这里远离国境线,草原北部、东部被高山峻岭环绕,南部与海晏县三角城接壤,距青海湖28 公里,西部与同宝山相邻,地域宽阔、便于疏散,唯一通往外界的公路距离省城西宁只有百余公里。这里既能满足与外界隔离的保密需要,又便于补充物资。经过认真勘测和分析,专家组决定将厂址选在这里。1958年7月,中央书记处批准了代号为“02”的单位、内称“221”基地的筹建报告。
厂址选好了,附近达玉部落的牧民便需要搬迁,离开这里。9月底,根据青海省委指示,海晏县委决定将基地辖区内的1279 户、6700多名牧民迁移到托勒牧场及附近的刚察、湟源等地。海晏县召开会议,对搬迁工作的细节进行研究部署。
然而,动员牧民搬迁谈何容易?当地百姓不愿意背井离乡,也不知道为何要离开,当地干部又出于保密原则不能说出搬迁的真实原因,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就在人们议论纷纷时,海北州的第一任州长夏茸尕布出现在牧民中间。夏茸尕布是青海地区备受尊敬的藏传佛教转世活佛,又是海北藏族自治州第一任州长,具有极高的威望。这位出生于安多的州长率先垂范,拆了自家的帐篷,在萧瑟的秋风里踏上搬迁之路。牧民们受到他的感召,不再犹豫、纷纷起身,赶着15万多头牲畜,仅用了10天时间就离开了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土地。
搬迁群众及圈养的牲畜组成了5个大队,第一大队由原北山区的群众组成,作为先遣队在前开路。其余4个大队由达玉区、海东区的部分群众以及县公私合营牧场为基础组成。
1958年10月上旬,第一大队从海晏县出发,前往托勒牧场。时值冬季,500多公里的搬迁路是一望无际的茫茫雪原。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冰天雪地中,人们晚上睡觉盖在身上的被子,早晨就会粘在雪地上揭不起来。进入默勒地区,大雪覆盖草原,形成了一个个天然陷阱,600多只羊因误入水坑而被淹死。一路上,每个青壮年既要照顾家里的病人、老人、孩子,还要搬家、放牲口,承担着极大的劳动强度,他们一天吃不上一口热饭,喝不上一口热茶,牲畜跑了还要找回来。有些妇女在迁徙途中生下了孩子,她们就抱着襁褓中的婴儿继续前行。由于劳累和疾病,不少牧民同胞倒在迁徙的路上,牲畜损亡率也高达30%。
1959年2月,历时约4个月的搬迁工作结束。远迁他乡的牧民,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帮助下,开始了新的生活。“221”基地后来在同宝山下建起牧场,部分搬迁的牧民又成为这里的牧工。
就在百姓们搬迁途中,“221”基地的建设也在同步进行。1958年8月,李觉带领一支20多人的队伍进入金银滩,用3 顶帐篷、4辆解放牌卡车和4辆苏制“嘎斯-69”吉普车,吹响了“221”基地的建设号角。10月,、公安部及有关部委将正在建设的“221”基地列为绝密级保密单位。
11月16日,占地57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0 米的基地正式开工建设。为了隐藏身份,报道名称为“西北核武器研究设计院”,对外用“青海省第二机械实验厂”“国营二二一厂”“国营综合机械厂”
(当时职工工作证上盖的钢印即此名称)等名称,掩护名称为“青海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发电报则用“青海矿区”。与此同时,与金银滩相关的电影也被封禁,地图上也抹去了它的名字。
1959年,随国家进入三年困难时期以及中苏关系破裂,“221”基地的建设愈发艰苦。科研人员每天都只能吃半饱,出了食堂不到两个小时,肚子便提出“抗议”,科研人员就各自想办法:有的人拿酱油冲一杯汤,有的人挖一勺黄色古巴糖冲一杯糖水,还有的人拿出伊拉克蜜枣含到嘴里,“加餐后”又埋头科研工作,就这样坚持到下班。1961年,特地从东北调来5万斤黄豆。从此大家每天能喝上一碗豆浆,补充点蛋白质,磨出的豆渣则掺入青稞面蒸馒头。青海省也调拨4万头牛羊,建了国营牧场。基地内部也组建了农、牧、渔业三个专业队,职工们还到河边开垦荒地、下河捕鱼。就这样,大家挨过了饥荒,向工期发起了一轮又一轮进攻。
建设基地的第一支部队是中国人民铁道兵第十师。1962年12月,铁十师调集四十六团998名官兵,从甘肃省山丹军马场开赴青海省湟源、海晏两县,承担“221”基地专用线月,铁十师四十六团、四十八团部分官兵再上青藏线,承担青藏铁路一期海晏至克土段干线、海湖支线的施工建设任务。
建设基地的第二支部队是中国人民8342 部队。1958年4月,决定成立“两弹”试验基地工程建设特殊部队,即“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这支部队是以从朝鲜归国的志愿军十九兵团机关、志愿军工程指挥部、后勤部人员为基础组建而成。部队刚组建,就奔赴大西北从事特种工程,陆续参与青海“221”基地、新疆马兰基地、甘肃东风基地等工程建设。
1961年4月,经批准,特种兵工程指挥部抽调部分人员组建工程兵建筑第五十四师(辖一〇一团等7个团),负责统一组织管理西北地区所有核科研基地工程建设。其中,一〇一团作为先头部队在1959年底陆续进入金银滩,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道路修建、坑道施工及基地建设等。一〇三团于1963年8月从甘肃玉门开赴海晏县,承担同宝山炮兵阵地、厂区东线道路以及地下坑道工程等建设任务。
1962年7月,海晏县红山嘴向西方圆1137平方公里被划定为军事禁区。到1963年底,地区建筑面积达56.4万平方米,其中厂房33.3万平方米;铁路专用线 公里,海晏至西宁火车接轨;专用公路75 公里。与青藏、青新、湟嘉公路连接的核武器研制基地在草原上拔地而起。为了保卫基地,1965年4月至1976年10月,中国人民空军高炮第十二师、十三师、一师,空军地空导弹兵独立第八团以及配合的探照灯兵六团二营五连,雷达兵独立第三十五团等,先后进驻同宝山4024、3792、3500 阵地及周围地区,承担防空作战任务。
基地实行政、企一体的高度独立自治,设置有机关、理论部(位于北京)、设计部、实验部和一、二、三生产部及辅助生产部门,有交通运输处、热电厂、机械动力处、房屋修建处和青海矿区人民政府办事处,还有公、检、法、司、文教、卫生、商业、粮食、民政等部门,共18个厂区和4个生活区。其中,一分厂坐落于一厂区,由101、102、103、104等大型车间和分厂办公楼、辅助设施等20多幢建筑物组成,承担全厂70%的工业产值。101 为核装置金属部件加工车间,102 为特别的材料部件精加工、热核材料产品的成型、加工、涂层和中子源生产车间,103 为无线电引控系统部件加工车间,104 为无线电引控系统部件装配车间,检查科负责无线电引控系统部件的环境实验。由于该分厂十分重要,驻有一个加强连负责保卫工作。
基地对外通信的地址是统一的“青海西宁500 号信箱”。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任“221”基地质管处处长的陈栋标告诉笔者:“当时基地的通信地址是统一的‘西宁500 号信箱’,各个分厂机关有分箱。职工寄信前,信件必须经上级批准,要求不允许出现基地的具体地址,统一称‘青海矿区’,还要求信中不得涉及任何工作方面的情况……”
1958年,时任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来到位于北京的中科院数理化部,找到了正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的邓稼先。两人进行了一场秘密谈话,这场谈话从夜晚持续到清晨。结束后,邓稼先来不及休息,马不停蹄地回到家中,告诉妻子许鹿希,自己要调动工作。当许鹿希询问调配到哪里、做什么工作时,邓稼先是一阵难耐的沉默,最终开口道:“我今后恐怕照顾不了这个家了,这些全靠你了。”“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死了也值得。”从这一天起,邓稼先进入“221”基地担任九局901 所副所长,成为中国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
1959年6月20日,苏共中央致函中央,暂缓向中国提供核武器样品和技术资料。次年8月,在核工业系统工作的233名苏联专家全部被撤走,并带走了所有图纸和技术资料。失去了苏联的帮助,国外媒体嘲讽中国20年都造不出。二机部副部长刘杰把邓稼先找去,对他说:“今后一切只能靠我们自己干了。”事实上,苏联专家并没有为我国的研发提供有效帮助,理论部的同志已经是靠自己干了,早就不对苏联的援助抱有幻想。
在这种形势下,国家迅速调整了研制工作部署,集中力量攻克技术难关。周恩来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不理他那一套,他不给,我们就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时间搞出。”于是,一大批科技精英接受了绝密任务,来到“221”基地,“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时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二机部副部长、原子能所所长的钱三强成为了排兵布阵的“操盘手”。他从研制的主要步骤出发,安排彭桓武、邓稼先、周光召等领衔理论设计;王淦昌、郭永怀、陈能宽等负责实验研究;程开甲、吕敏等组织实施现场试验。就这样,我国研发团队就此形成,他们以身许国、不辱使命。
1962年,二机部制定了《1963—1964年原子武器工业建设、生产计划大纲》,要求力图在1964年或最迟在1965年上半年,试爆中国第一颗。工程涉及的领域非常之广,涉及陆海空军和各兵种、国防工业系统、国防科研系统、国家科委和中科院系统、国民经济等部门,加之时间紧迫,必须统一领导,形成合力。于是,11月3日,党中央宣布成立由15人组成的中央专门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主任。中央专委的成立标志着工程的组织指挥级别,由国务院部委一级跃升到中央常委一级。由总理挂帅统领的这支大军,已经是国家力量的体现。据国防科委当时统计,在研制的关键阶段,全国先后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区以及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各军兵种参加了攻关会战。在尖端技术、专用设备和新型材料方面,仅中国科学院就有20多个研究所参与。
1963年初,更多科研人员从北京、上海、长春、西安等地来到金银滩,开展最后的攻坚战。因核武器爆炸需要用点火中子轰击原子核,从而引起剧烈的链式反应,释放巨大能量,所以爆轰试验产生中子很重要。12月24日,1∶2爆轰产生中子试验成功。次年6月6日,同宝山下的爆轰场的1∶1 全尺寸爆轰冷试验又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核武器的引爆创造了条件。1964年1月14日,兰州铀浓缩厂经同位素分离获得武器级高浓缩“铀-235”,为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原料。5月,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铸造出“铀-235”毛坯件,包头核燃料元件厂提供“铀-238”半成品,中科院原子能所研制生产出点火中子源。7月,中国第一颗在二分厂组装成功,于9月底由吴际霖带队,在11 厂区危险品站台通过零次专列(代号501),秘密运往新疆罗布泊。
周恩来下令将列车定为一级专列,按最高级别实施警卫,押运人员都是百里挑一。专列驾驶员也都经过用尽心思挑选,技术和心理素质过硬,保证专列在运送过程中以匀速行驶,避免部件互相碰撞。专列上所用100 吨燃用煤都经过仔细挑选检查,不让混入一丁点可能会导致爆炸的杂质。各站检查这趟火车的列检员均发一把特殊的铜榔头,以防检查敲击时产生火花。沿途遇到的列车都要给专列让路。为保证绝对安全,战士在铁路沿线日夜巡逻。专列经过的站台上,铁路民警和地方公安保卫人员几步一岗守卫着。
10月14日,中国人民副总参谋长兼中央专委委员、爆炸试验总指挥张爱萍在新疆马兰核试验基地宣布:经研究决定,试验的零点时间(即核爆炸时间)定为1964年10月16日15时。
10月16日9 时,随着卷扬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声,重达3 吨的庞然大物端坐在吊篮里,李觉置身在铁塔顶端,全神贯注地注视着4个安装手的每一个动作。下午2 点30 分,试验总指挥长张震寰下达指令:“开启主控台的罩盖,韩云梯在主控台就位,惠钟锡和高深在监视台就位。”14 时59 分50 秒,韩云梯按下了10 秒按钮,同步装置加高压。清脆的报数声响起:“9、8、7、6、5、4、3、2、1,起爆!”最后的10 秒内,自动完成了雷管点火—炸药起爆—能量向内心聚焦—高温度高压力压缩铀-235 材料—核材料达到超临界值—中子轰击原子核—原子核产生裂变这一过程,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一朵壮丽的蘑菇云从一望无垠的千里戈壁中腾空升起,靶区顿时发出强烈耀眼的闪光,大地也随之剧烈晃动。
第一颗爆炸成功后,“221”基地迅速转向氢弹的探索研制。1967年6月17日上午8 时20分,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在之后的时间里,基地生产出多种型号的战略核武器。据资料记录,中国前16 次核爆炸的成品,都是在“221”基地加工装配和启运的。
1987年6月24日,为了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国务院、作出了撤销“221”基地的决定。同时,遵照国际通用退役处理标准,本着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我国耗资3000万元对基地进行了彻底的无害化特殊处理。
1990年11月17日,“221”基地门前广场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辆辆运输车前挤满了欢送的人群。按照“适当集中,合理分散”的原则,“221”基地在河北廊坊市与二炮新建仪器仪表厂以及山东淄博市、安徽合肥市、青海西宁市效益较好的企业中集中安置4728名职工;在北京、上海、天津等27个省、直辖市,532个市县分散安置5100名离退休人员。1993年11月27日,“国营二二一厂”牌子被摘下,全部人员撤离基地,“221”基地的历史从此被定格。
1994年6月15日,“221”基地正式完整地移交给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成为自治州首府,并更名为西海镇,别名原子城。
1995年5月15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已全面退役”。自此,“221”基地变成全球上第一个化剑为犁的核武器研制基地。
2001年,原子城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5月,原子城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正式对外开放。
西海镇同宝路10 号,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由张爱萍题写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静静矗立。纪念碑高16.15米,代表着首爆成功的那一时刻:1964年10月16日15时。
如今的金银滩归于平凡,但那一段隐秘而伟大的岁月,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奋进。时过境迁,人们或许只可以通过那些熟悉又陌生的故事感知那个时代,就如王洛宾的歌中唱的那样:“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题图为金银滩原子城纪念馆)
下一篇: 占全省80%!洛阳4个项目当选“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和工业遗产事例